首页>检索页>当前

“适合”是学校管理的核心

发布时间:2024-03-20 作者:黄健明 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-《中国民族教育》

名校长简介

黄健明,国家特约教育督导员,教育部第二批名校长领航工程学员,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。现为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教科研及督导版块负责人,原雄安容和教育总校副校长。曾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督学、广西首批教育质量监测特聘专家,柳州市人民政府督学。曾获全国录像赛教课特等奖、全国说课一等奖、全国论文评比一等奖、全国课件制作一等奖。出版学校治理专著《适合就好的教育思考——基于学校全面发展的实证探索》。

教育不能强求千人一面的统一,管理更应该因校而异。工作以来,我任职过多所学校,每所学校都有不同的校情学情。为此,我提倡并实践过年级目标管理体系,管理手段是土得不能再土的“人盯人”;采取过“攻心”管理策略,利用家长贴心、学生用心、教师尽心的“三心”工程,加强学生成长规划和目标驱动。晋升为副校长之后,在新学校,我针对“新入职教师多”的现状,实施“师能三优先计划”,即“优先保障教师阅读需求、优先安排教师业务轮训、优先组织教师团建活动”,以迅速凝聚共识、提升执课水平。后来,还针对所在学校有一半的学生是不以升学为目的的现状,实行了“适合就好”的教育。因此,结合多年工作经验,我认为“适合”是学校管理的核心。

“适合师生”的课程选择

“适合就好”就是给孩子以适合的选择,以兴趣爱好为基础,为学生量身定做的教育。

为了“适合就好”的教育的开展,我在2009年任教的A学校成立“非标准课程服务中心”,尽力为学生开拓兴趣课程,效果明显。

例如,在学校组建航模团队,吸纳对模型感兴趣的学生,其中很多学生的日常表现都比较顽皮,然而这个团队却取得了大家意想不到的成绩。团队中有一个女生,性格比较活泼、直率,有点像男孩子。她不喜欢被管束,曾因为调皮而转过几所学校。刚来学校时还是存在迟到、早退、旷课、不交作业等现象。但她的动手能力非常强,经教师鼓励参加了航模比赛后,在校表现也明显好转。她说自己喜欢的街舞、涂鸦、滑板等街头文化,在其他学校并没有得到支持,但是这里的教师不一样,知道她喜欢玩电动游戏就鼓励她参加航模比赛。通过参加比赛,获得荣誉,她的自信心得到很大提升。团队中的其他队员虽然学习成绩不够好,但是都在兴趣中得到了成长与发展。正是学校以激发他们兴趣特长为基础的做法,让他们有了“出彩”之时。

适合师生的和谐交流

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、生命之源,教师的“教之功”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校前进的方向。每到一个新学校,校长都应通过一个半月时间大范围地开展调研活动,找出解决问题的核心。

如:在某中学工作时,我发现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过于紧张严肃,很少有微笑教育,在课堂教学中,也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以说教代替引导,甚至以斥责代替明理等诸多不良课堂现象。于是,便向教师提出应推行有效课堂教学,让校园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。与教师一道剖析学生不快乐、知识记不住、技能形不成等现象的成因,共同坚定以课本为主,以学生为主体,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课堂教学内容。同时,在教师教学上,切实推行有效教研活动。实行课堂教学推门调研。落实一周一年级、一天一节课、上午听下午评、一周一小结反馈交流等形式及要求。部门工作调研采取一周一部门、一天一谈话、一周一小结反馈交流等方式。

为了鼓励教师成长,在评课时应注意,要在提出课堂5个长处的前提下,才能提出课堂中最亟须解决的一两个短处。只有这样才能平稳教师的心情。毕竟,教师的水平不是通过挑毛病就能提高的。对学校师资的培养,应立足于造血,而不是输血。要让教师有好的意识,有好的教学情感,在课堂上微笑教学,必须想方设法让教师在受鼓励、得肯定的人文氛围中不断改进、锐意进取,并尽可能把这种激情迁移于学生,以教师的健康、阳光、向上的行为来鼓励、默化学生。

在学生学习活动上,学校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体育大课间、剪刻纸艺术、科普等活动入手,让班主任、科任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,推进体育联赛,促进师生情感交流,凝聚集体荣誉感。鼓励学生在场上场下都比赛,场上比分数,场下比啦啦队的活跃性。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高,教师也学会如何与学生情感共融。不少学生在这些富有学校特色的活动中愉悦了心情,升华了精神。不少行为过激、偏执的学生通过活动得到了有效的行为矫正。学生主动问好的多了、卫生习惯逐渐形成、好勇斗狠现象减少、校门口的社会闲散少年少了、课堂纪律逐渐向好。

适合师生成长的“372工程”

B校任校长时,我曾经与班主任去一个学生家家访,发现一家四口住在一个小窝棚,三面围墙的砖是去工地旁一块一块拾取的,另一面墙是用捡回来的纸箱拼凑而成的。紧挨在卧室旁边的就是猪圈,卧室内有一张桌子,白天是饭桌、晚上加块板子就成了床。那个地方曾经是一个垃圾场,下雨后,一脚踩下去,涌出来的都是发臭的黑水。这样的家庭条件不能给予学生基本的学习保障。考虑到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多,有不少学生的家庭学习很难保障的状况,我提出了作业校内完成的要求,通过调整课表,保证每天两节自习课,让学生充分利用在校自习时间,提高学习效率。

后来,针对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跟不上学习进度,尤其是在英语科目上表现明显,存在学习进度慢、接受能力不强的问题,我提出教学进度校本化。从初一开始,英语放慢进度去教,让每个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,保证后期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。针对教师与学生有对立情绪的普遍情况,我提出师生情感和谐化。既不轻易批评,也不胡乱表扬学生,如果要批评学生一个缺点必须表扬他3—5个长处,这样的师生情感才会和谐。

通过组织教师调研,我们发现,保证学生学习知识的巩固,与其寄希望于学生的课后自觉和家长的跟进,不如抓好课堂效率。而有效课堂的实施,最为关键的是教师的课堂活动定位及设计,只要教师在备课、上课、课后三个教学环节能做到有的放矢,那么学生90%的学习任务可以在校内完成。

在取得教师的认同后,我在初一年级主持尝试“师源生本”有效课堂研究(“372工程”),加强课堂教学教育校本务实化。其中,“3”是指备课必须体现的三个要素即基本知识及技能点、导学问题、训练题及检测题;“7”是指上课应该体现的七种活动即展示导学问题、学生自主尝试、教师组织讨论、知识及技能归纳、学生自主练习、教师组织讲评、学生当堂测试;“2”是指课后作业应该体现的两种层次即基础达标题、1—2道综合提高题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积累,初一年级已经缩小与同类兄弟学校的差距,实验已取得突破性进展,并在区域同类学校推广。

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“五点工程”

学校要以切合学生自身实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,通过积极培养学生兴趣爱好,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,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

为此,每到一个新学校任职,我都主持推行“五点工程”,即读点好书、写点好字、练点体育、唱点好歌、做点好事。 让经典名著指引学生成长的方向;让积极向上的歌声抒发学生的美好情感;在写字过程中涤净学生的心灵;让健康体魄伴随学生的一生;让合作互帮、互助成为学生的习惯。在好书、好歌、好字、好事、好身体上下功夫,足以让学生受益终身。

例如:为了进一步提升师生的文化内涵,我提议并推行“用阅读升华精神”校园读书活动。首先,推荐共同阅读《中国人必读知识文丛》等经典名篇,力争每周每位师生研读一册。其次,开展校园文化赏析活动,对校园文化设施、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交流。再其次,开展校园文化创新活动,推行“我的校园语录”师生季赛、“我的校园我做主”等活动,力争让教师教得幸福充实,学生学得愉快有成。人人有书读,人人读好书,以读书为平台的学习型组织正生机盎然地勃发在校园热土。

事实上“五点工程”不仅仅是5个项目,它只是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奠基的一个缩影。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,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,而又是教师所能提供的,都应列入学校活动的开发内容。基于此,在学校师生协同树立终身发展理念,设置了“18个会”多元化校本课程,即会依法治行、会环境保护、会过传统节日、会讲地方方言、会待人处事、会应急避险、会一项体育竞技、会组织比赛、会家政技术、会研学旅行、会讲一个故事、会跳一支舞、会写三笔字、会演奏一项乐器、会唱一支歌、会多媒体技术、会写一篇学科作文、会一门棋艺。

适合学校管理的“有所为”

校长要以学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以办学实践为主线,以校长的自主研修为基础,自觉提升管理水平、提炼办学思想、丰富自身内涵。还要以“学校微创新研究”为途径,通过“找准自己的问题、开展自己的研究、发表自己的见解、提升自己的素质、改进自己的管理、形成自己的思想”这一思路,开展基于学校实证探索的治理活动。每到一个学校任职,都要明确以两项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:一是抓干部队伍建设,提升执行力和服务意识;二是抓课堂教学改革,提升课堂有效性。

行政管理方面以行政干部全员巡课制、行政责任事故认定办法、文件登记、跟踪、督查、落实机制、工作流程及建档要求等工作为核心,提升执行力,进一步保证工作的按时、高质量完成。进一步加强学校民主管理,扩大教职工的主体参与,提升学校科学决策力及管理实效性。

教职工管理方面以教研活动月常规、班级管理月常规、年级教师全员巡课制为核心,进一步推进学校常规化管理,积极探索课堂有效教学途径,利用“以赛促教”模式,寻求教育教学研究常态化。

学生管理方面以年级“三会二报一巡查制”为核心,进一步加强以年级为管理单元的学生管理机制,进一步增强管理针对性、实效性。

学校管理改革的具体条目,均须结合所在学校实际,每一项都要通过全校教师大会审议,这种以“重服务、抓过程、提质量、造仁师、出好生”为工作目标,建设“生生共融、师师共融、师生共融”健康和谐校园的诸多改革,正使学校逐渐发生变化,促使学校形成“有人想事、有人做事、有人评事”的良好管理格局。

坚持以“传承创新”为路径、以“全面适合”为标准、以“渐变发展”为目标,经过长期实践,我逐步凝练成“师生适合,全面发展”的办学理念:坚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,坚持师能为源、生能为本,坚持历史辩证发展,坚持科学评价;务实顺应时代及地域变化,务实选择因校而异的办学方法和课程设置,务实设计因生而异的课堂教学和效益评估,务实实施因师而异的师能发展和保障管理;遵循“研究校史为根本”“明晰现实为基本”“预设未来为立本”“专注实施为校本”的规律,达成学习内容、学习目标、学习过程、学习效益的全面适合。

《中国民族教育》2024年第3期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关阅读

最新发布
热门标签
点击排行
热点推荐
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